-
【作品鉴赏】著名书画家陈培伦国画作品欣赏陈培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化部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书画的创作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国画作品清新隽秀、空灵秀逸、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其书法作品以隶书见长,朴厚劲秀、宽博庄重。1994年5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展。2011年12月,应法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赴法国参加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艺术展,作品“泉落秋山出白云”获得金奖。2016年、2017年随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赴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乌克兰参加丝路画语艺术展。2012年被评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山水画百家”之一。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家博物馆收藏,以及日本、新加坡、法国、西班牙、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及机构收藏。出版有《陈培伦国画集》、《陈培伦画集》、《陈培伦写生作品集》、《共和国六十位大家名家--陈培伦》、《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陈培伦邮票精品珍藏》等。【作品鉴赏】2024-11-02
-
沈鸿根:被称为“江鸟”的钢笔书法大师探寻中国钢笔书法界的名家,你可能会联想到庞中华、田英章、卢中南、荆霄鹏、司马彦、顾仲安、吴玉生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书法家。然而,在这些大家之外,还有一位钢笔书法家的作品却常常超越了众多同行,但由于宣传不够到位,很多人对他并不太熟悉。这位书法家就是被誉为“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的“江鸟”,其真实姓名是沈鸿根。沈鸿根老师,也许对许多书友来说还不太熟悉。特别是在我之前发表的一篇题为《谁才是中国“钢笔书法之王”?田英章?卢中南?荆霄鹏?》的文章中,有读者在留言中对沈鸿根提出了一些质疑。有人问道:“沈鸿根有写过楷书吗?如果没有,怎么称他为钢笔书法之王?”还有人留言:“钢笔书法源自毛笔,称王者必须精通五体书法,但编者只展示了楷书、行楷和行草,其他体裁却没有展现,如何称王?”显然,对沈鸿根被誉为“钢笔书法之王”存在一定的偏见,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和不满。从读者提出的这些疑问可以看出,他们对沈鸿根老师还缺乏了解,对他的书法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让更多的硬笔书法爱好者全面了解沈鸿根老师及其书法作品,我们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下“江鸟体”创始人沈鸿根,并展示更多他的书法作品。沈鸿根老师不仅精通诗文,更是书法的高手。他以“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的书风和出版了四十多种图书、百余万字的专著与字帖而名扬天下。有人称他为“四栖”:诗人、理论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在当今书坛,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沈鸿根先生取了网名“江鸟”,暗含深意。在古代,人们常说“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意为大鸟飞翔,人们如何能够阻挡它。鸿鸟象征着远大的抱负,远离危险。而“江鸟”还暗含着在江上自由翱翔的隐喻,表达了沈鸿根在书法世界中的自由与追求。沈鸿根老师的书法作品骨力遒劲、大巧若拙、古朴淳厚。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神来之笔,被认为是上乘之作。他深谙钟王欧柳米董等古人的精髓,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硬笔书法作品玉润珠圆、流美婉转,同时又不失古朴情趣,被尊为上品,为时人所推崇。他的行草功力深厚,笔法流畅,个性张扬,被誉为“江鸟体”,在硬笔书坛上独树一帜,深受几代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尊重。2024-09-15
-
翰墨銘史 警钟長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将军书画展在唐陵村隆重开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一场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正气、传承艺术” 为主题的将军书画展,于 9 月 3 日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新四军秘密交通站纪念馆庄严启幕。八十位将军的翰墨力作汇聚于此,以笔墨书写民族气节,用丹青绘就盛世华章。展览前言以诗意的语言开启历史长卷:“滚滚江海,吟唱曲曲动人赞歌;浩浩天宇,闪耀颗颗璀璨明珠。” 将军们不仅在烽火岁月中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更在和平年代以艺术延续精神血脉。他们的作品或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或工写兼备、意蕴悠长,既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魅力,更传递着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文化自信。本次展览的举办地 —— 唐陵村,是一片深植红色基因的热土。抗战时期,这里曾是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枢纽,新四军秘密交通站见证了无数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昔日烽火之地,今朝已焕发新颜。近年来,唐陵村坚持 “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苗圃产业,走出了一条 “苗木富农、生态兴村” 的振兴之路,成为全国闻名的花卉苗木之乡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从革命老区到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展览由中共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党委承办,得到了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现代书画网等多家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唐陵村党支部书记刘树安在开幕式上动情地说:“我们既要以书画铭记历史,也要以奋斗开创未来。将军们的墨宝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好家乡的精神动力。”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已故将军的作品历经岁月淬炼更显珍贵。曾有外商意图高价购藏,均被收藏者婉拒。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值得永世珍藏。开幕式邀请了部分书画名家、文史专家和当地村民群众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博士生导师,军旅书法家杨廷欣,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文化创意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常务主任于民,句容市老促会会长文雁才,天王镇党委副书记时效,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书法家、诗人,摄影家、资深媒体人笑琰,句容市天王镇人大主席韦刚,天王镇文旅负责人张勇,天王镇唐陵村支部书记刘树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李伟,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鸿雁女士,玛世通国际贸易(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富伟,江西商会赣州分会会长田忧平,北京艺宝苑美术馆总经理张莉女士,句容市九彩果蔬农场总经理吕康俭等参加了开幕式。与村民共同感受这场融历史教育、艺术审美与乡村振兴成果于一体的文化盛宴。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一个月,成为句容市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系列活动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靳新国)2025-09-04
-
于静:工笔仕女香 古韵流芳雅著名工笔画家于静创作时拍摄 光耀华夏讯(记者 许顺喜 摄影 冯永军)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总有一抹古典之美,静静地在宣纸上绽放,以其独有的韵味,穿越时空,触动人心。今天,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位艺术家——于静,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一位用工笔勾勒千年仕女风华的现代才女。 于静,一个名字中蕴含宁静致远之意的女子,她的艺术生涯正如其名,不急不躁,却在每一笔一划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与深厚的底蕴。作为中国女画家协会、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及保定市美术家协会等多家协会会员,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头衔的累积,更是作品背后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与创新探索。 于静工笔画《荷塘月色》 她师从著名工笔画家苏宇光先生,也正因为有老师的指点,于静在工笔仕女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她的笔下,仕女们或低眉含颦,或轻抚瑶琴,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故事,让人恍若置身于那烟波浩渺的古代世界。《荷塘月色》与《荷花仙子》,这两幅代表作,便是她艺术探索中的璀璨明珠。 《荷塘月色》以其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描绘了一幅仕女月下赏荷的静谧场景。画面中,月光如水,荷叶轻摇,仕女身姿曼妙,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忧愁与超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等待与期盼的古老传说。这幅作品不仅入选了保定市美术作品展庆祝百年华诞的展览,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静工笔画《吉祥如意》 而《荷花仙子》则是另一番风情,画面中,仙子身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于荷花之上,周遭云雾缭绕,仙气缭绕,将荷花的高洁与仙子的灵动完美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幅作品在2023年保定市女画家美术作品展“践行十二大,盛世展新颜”中大放异彩,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更令人欣喜的是,于静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荷塘月色》与《荷花仙子》不仅在线下展览中大放光彩,还被保定市莲池周刊刊登,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得以欣赏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美。 于静工笔画《仙女凤凰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张秀进女士看过其作品后曾这样评价: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坛,于静以笔尖流淌的古典意蕴与时代审美,重塑了工笔仕女的当代形象。她笔下的仕女既延续了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的雍容气度,又融汇明清仕女画的婉约风韵,更以荷花、月色等自然意象重构东方美学意境,形成了“端庄秀美、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作为深耕工笔仕女画二十余载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回响,亦是现代的对话。 在于静的画笔下,工笔仕女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当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对话。她用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而又真实的古代世界,让观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自信与传承的力量。 于静工笔画《荷花仙子》 于静的工笔仕女画,是宣纸上的一场东方美学复兴。在《荷塘月色》的静谧与《荷花仙子》的灵动中,我们不仅看到唐宋笔法的千年余韵,更见证了一个女性艺术家以笔为舟,载着古典美学穿越时代洪流的勇气。当她的仕女在青绿莲叶间回眸,那缕穿越千年的墨香,正悄然浸透这个浮躁时代的文化肌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于静以她的工笔仕女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我们在繁忙之余,得以暂时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份古韵流芳的雅致与美好。让我们一同期待,于静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继续绘就更多令人心动的篇章,让古韵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于静在自己的获奖作品前合影留念 于静 ,女,1981年出生,师从工笔画家苏宇光先生,主攻工笔仕女画研究与创作。现为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医药文化网国学书画栏目顾问、中国周易新闻网国学书画栏目顾问、光耀华夏网文化艺术顾问、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保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保定市女画家协会会员。2025-09-04
-
中国著名书画家张振河丝绸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举行央大视界网河南讯:4月25日,中国著名张振河丝绸画作品座谈会在安阳书画艺术馆举行,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中国教育电视台制片主任林膑,安阳书画艺术馆负责人、原安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清学,安阳日报记者、《夕阳红》报主编冯湘平,原《安阳日报》副刊部、社会新闻部副主任刘文凤等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张振河丝绸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在座谈会上,与会者围绕张振河的丝绸画作品,从艺术表现手法、文化内涵、市场前景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张振河的丝绸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既传承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又通过创新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魅力。张振河老师积极探索创新,尝试用丝绸作画。经过不断试验,创作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丝绸作品,形成了安阳独特的文化特色,也为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水墨与丝绸皆承载着中国深厚的传统物质与文化底蕴,将二者融合并以水墨丝绸画的新样态呈现,不仅是艺术材料的创新,更是对画家水墨技艺的巨大挑战。张振河在创作中保留传统绘画质感,采用染料和果汁作为颜料,巧妙利用丝绸本身的肌理和质感,使画面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充分展现了水墨丝绸画的独特魅力。他创作的丝绸画作品挥洒自如,浓墨重彩中又不失优柔委婉,通过渲染、渗透、交融,形成了一种刚柔相济、浓淡相宜的独特神韵。张振河作为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在艺术创作领域成绩斐然。他自幼热爱书画,早年受同乡画家王雪涛影响钟情国画,后得军旅画家曹延路指导,又与张海共同研习书法长达十二年,汲取了诸多艺术精髓。其作品风格独特,墨痕粗犷且古拙中蕴含新意,浓淡相宜,黑白相生尽显灵动。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张振河丝绸画作品的进一步推广和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安阳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史超君)2025-04-25
-
“太行太行”何海阔山水画作品晋京展在京启幕太行精神铸丹青 笔墨抒怀颂时代“太行太行”何海阔山水画作品晋京展在京启幕太行精神铸丹青 笔墨抒怀颂时代——“太行太行”何海阔山水画作品晋京展在京启幕本网讯(记者靳新国 紫梦) 202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美术馆内丹青流韵,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新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乡市美术家协会共同承办的"太行太行——何海阔山水画作品晋京展"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弘扬太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通过70余幅精品力作展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艺术担当。笔墨铸魂:太行精神的视觉史诗展览集中呈现何海阔近年创作的山水力作,作品以“雨点皴”"斧劈皴"等传统技法为根基,融入现代构成理念,通过层层积墨与虚实相生的艺术语言,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凝练为壮美画卷。其《苍山回望》等代表作既展现太行山势的雄浑磅礴,又刻画出筋骨分明的细节肌理,墨色渲染中蕴含着道德温度与信仰之美。扎根沃土:艺术家的太行情缘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海阔数十年来坚持用脚步丈量太行山川。其艺术生涯始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历经中国美术学院山水,形成"雄浑厚重、筋骨有致"的独特风格。展览中既有丈二巨幅的山水长卷,也有灵动写意的小品佳作,完整呈现了艺术家从"师古人"到"师造化"的探索轨迹。文化担当:地域品牌的创新实践此次晋京展标志着河南省文联、新乡市委宣传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新乡市文联、新乡市美术家协会在推动地方文化品牌建设、培育文艺领军人才方面,新乡市"太行风"美术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研讨,专家们对何海阔山水画给予了高度评价。"何海阔以古法铸新境的艺术实践,生动诠释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他的作品不仅是太行山脉的视觉档案,更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审美表达。"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这场融合艺术审美与精神传承的视觉盛宴,既是对太行精神的深情礼赞,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2025-04-14
-
“向阳花开——卢宏斌中国画个展”在京启幕: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北京的四月群芳斗艳,春意正浓。4月10日下午三时,以“墨韵丹青·心象之境” 为主题的“向阳花开——卢宏斌中国画个展”在首都北京绚丽启幕,现场展出卢宏斌近年来精心创作的70幅绘画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传统与当代的审美对话。出席本次美展开幕式的有:正军少将、军旅书法家王成志,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编译局书画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瑞祥,国家审计署外事司原司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中宣画院名誉院长罗美富,国家统计局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中国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永明,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美协会员初中海,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振江,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执行院长张玲玉,中国农民诗会总撰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美术评论家刘北南,北京大学电视台原台长史俊英,武警北京总队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安宁,上海黄浦区体检站成萍,上海苔圣圆酒家经理祁文等书画界、文化界、理论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翰墨飘香,丹青溢彩。卢宏斌,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兼院聘画家、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名人书画艺术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他自上世纪在80年代拜师古筝名家郭鹰先生为师,旋拜新华艺专毕业徐培三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其具有深厚的美术理论知识积累,以山水、花鸟绘画为主攻。卢宏斌的绘画,画卷设色妍丽且拙朴生动,笔墨中的山与水、花与鸟、荷与梅、松与鹤、蜂与蝶……无不姿态各异,鲜明的绘画主题稽古振今,让观众在万千自然之中感受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妙。卢宏斌创作的诸多幅无题创意绘画作品意象灵动,构图新颖。这些作品无题示人,亦无日期标注,展现出一种由内而外、全然且彻底的分享精神状态,令“舍得之道”不经意地已蕴含其中。基于其精湛的创作技艺与深厚的文化积累,无题作品不仅为欣赏者带来随心所欲的理解与感悟、跳跃舞动的美学体验与启示,更展现出当代中国画的自新之道。开幕式上,张瑞祥副主席、罗美富院长、武振江主任等分别致辞,王成志将军、罗美富院长、初中海等向美展捐赠书画作品以示祝贺。王成志将军、张瑞祥副主席、罗美富院长、江永明副院长、武振江主任、初中海、史俊英台长、张玲玉院长和卢宏斌老师等共同为美展启幕剪彩,王成志将军宣布本次画展隆重开幕。“本次作品展,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场穿越艺术时空的奇妙之旅。每一件作品,犹如我艺术灵魂的投影,承载着对生活、对世界、对美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卢宏斌在开幕致辞中说,“传承千年文化艺术,需要咱们手艺人以其敏锐的感知和独特的视角,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前行。” 卢宏斌介绍,多年来,其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艺术的真谛,用画笔或者其他独特的艺术媒介,记录下生命中的点滴瞬间,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卢宏斌强调说:“展出的这些作品,色彩斑斓,笔触细腻,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无论是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抽象的形状与纹理,都经过了精心雕琢。我用色彩的碰撞和线条的交织,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艺术语言,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不仅展现了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让大家感受艺术的魅力,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活动现场,卢宏斌与参观者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谈到创作灵感,卢宏斌说:“大多来源于生活的细微之处和内心对美好的执着追求。”卢宏斌的绘画作品,将中西绘画技巧进行融会贯通。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借鉴西方印象派的鲜明与热烈,又不失东方传统绘画的含蓄与内敛。在描绘山水时,他以洒脱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雄浑轮廓,再用丰富的色彩层次展现光影变化,使画面既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又具西方风景画的立体感。花鸟作品则细腻入微,注重对细节的刻画,通过色彩的交织碰撞,赋予花鸟以鲜活生命力,勾勒出一个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展览以“向阳花开”主题,不仅贯穿整体作品,也传递着创作以艺术笔触为媒介热爱生活、憧憬美好的激扬情怀。现场,武振江以一首七绝诗歌祝贺美展的举办。罗美富从文化传承角度进行艺术交流,张瑞祥从“向阳花开”主题出发,强调“卢宏斌先生非常艰难的、几十年如一日地跋涉,进行艺术探索,成果难能可贵,每一幅都是他心血的再现”。初中海从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体现角度阐发道:“卢宏斌的绘画,是中国精神的大写意。”“这次展览让我大饱眼福,每一幅作品都能感受到艺术家的热情与才华,尤其是那些以花鸟、山水为元素的画作,充满了希望的力量。”一位前来参观的艺术爱好者兴奋地说。知悉展览启幕,上海行知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明,上海农商银行高行支行行长瞿剑萍,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汤建华,美国萨凡纳大学院长助理余震谷教授,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支行长王洪海,明弘健康发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经理王志明等友人虽未到场却也纷纷致贺,有的还送上满篮鲜花表达深厚情谊、艺术常青之心愿。据悉,本次画展展期为五天,将持续至4月15日。期间还将举办多场艺术讲座及主题交流活动,期待更多人前来观瞻,感受这场传统与当代艺术对话的魅力盛宴。(通讯员:江南 大鹏)2025-04-12
-
卢宏斌 网络文化建设成果书画艺术代表人物系列报道卢宏斌,男,自80年,初拜师古筝名家郭鹰先生为师(江寒汀徒弟),旋拜新华艺专毕业徐培三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9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调整,作画甚少,但理论知识、兴趣爱好从未间断。新冠肆虐期间,他临摹名家大量作品,以积累创作经验。而今,其所创意作品常以无题示人,乃至连标注,日期亦无,这种状态本人由内而外,全然且彻底的分享精神,“舍得之道”不经意地已然蕴含其中。能为每位读者随心所欲理解,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涵,为观众带来独特的美学体验与启示。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兼院聘画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万嘉萱)卢宏斌作品1卢宏斌作品2卢宏斌作品3卢宏斌作品4卢宏斌作品5卢宏斌作品62024-12-25
-
安阳市企联书画创作交流基地挂牌成立翰墨铸魂 弘扬国粹11月8日,安阳市企业联合会和安阳市企业家协会书画创作交流基地挂牌仪式暨古都安阳书法美术作品联展在安阳书画艺术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安阳市企业联合会/安阳市企业家协会主办,安阳市企联书画院、安阳市国学书画院、安阳企业家国学院、安阳市北关区美术家协会、安阳市大鹏书画院联合承办。河南省国学书画院副院长、安阳市企联书画院院长尚红军,常务副院长王红方,安阳企业家国学院院长、安阳市北关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程文鸣,安阳市大鹏书画院院长张红伟和我市30余位知名书画艺术创作者参加活动。安阳市企联领导驻会副会长王奇华、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黄光华、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闫鹏、市企联政策咨询专家王文学,安阳市企联会员合作部部长朱贤出席活动。在挂牌仪式上,黄光华秘书长和尚红军主任为安阳市企业家协会书画创作交流基地揭牌,闫鹏秘书长和程文鸣院长共同为安阳市企联书画创作交流基地揭牌。尚红军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了书法美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对艺术家们创作成果的赞赏。他表示:安阳市企联书画院自2023年成立以来,以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创作与研究为己任,致力于国学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多次开展送书画进企业、进基层活动,为安阳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本次书画联展活动就是赓续文脉、薪火相传的有力见证。安阳市企联书画创作交流基地成立,将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机会,为促进安阳书画艺术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王奇华驻会副会长宣布联展活动开始程文鸣院长在致辞中代表安阳企业家国学院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了国学院在推动国学文化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提到:“书画创作交流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对安阳市书画艺术的一次重要推动,也是对国学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支持。挂牌仪式结束后,王奇华副会长宣布“古都安阳书法美术展”正式开展。领导和嘉宾们参观了位于三楼第一展厅的安阳市企联安阳企业家国学院书画展,以及第四展厅的安阳市企联书画院和大鹏书画院书画展。此次展览汇集了180余件书法精品,涵盖了甲骨文、篆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书法风格,以及国画、油画等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深植传统,风格多元,展现了古都安阳书法家和美术家的努力和实力。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安阳市书画家创作实践的集中总结与汇报,也是对经典、对传统、对时代不同感悟与抒发的展示。通过这次书法美术展出,进一步激励书画家们继续肩负起推进书法、美术事业的文化使命,努力赓续中华文脉,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安阳市书画家创作实践的集中总结与汇报,也是对经典、对传统、对时代不同感悟与抒发的展示。通过这次书法美术展出,进一步激励书画家们继续肩负起推进书法、美术事业的文化使命,努力赓续中华文脉,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以下为活动现场照片:2024-11-12
-
实力派画家李红书画作品选登李红,出生于书法名城安阳,现为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书画院副院长。自幼酷爱书画,日积月累,渐入门径,书画作品既具有传统功力,又富有时代气息。曾多次参加书画展览及大赛并获奖。书法作品在甘肃省文化厅举办的“伏羲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走进桃花源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优秀奖,并授予百杰中国书画家称号。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求是杯”大赛中荣获铜奖、“第三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赛中荣获精品奖、“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中荣获优秀奖、中国丁玲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丁玲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大赛”中获优秀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大展获优秀奖、“皇威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界终身艺术成就奖”荣誉称号,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中荣获佳作奖。韩国现代美术人协会举办的“国际书画作品交流”邀请展中荣获二等奖,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纪念宋庆龄逝世二十五周年中华姐妹书画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在中国书画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龙字书法篆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首届山水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佳作奖。被授予“2020最美丽艺术家”荣誉称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