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耕不辍,墨香四溢——评赵连甲先生的书法艺术赵连甲,男,汉族。1947年8月生,字砚农、燕农,别号墨痕斋主,北京昌平人。著名书法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当代著名文化大师、书法大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入室大弟子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文化顾问,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顾问,中国建设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北京中山书画院成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画廊艺术委员。曾任中国质量报社工商部主任,主任编辑。2007年退休以来,又相继受聘为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国宝工程基金等若干家机构文化艺术顾问。2021年以来,受聘担任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理事。入选《大国风范一聚焦中国当代人民功勋艺术家》入编人物。2021年12月以来,又陆续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中国艺坛风云人物,国宝级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2023年5月受聘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席艺术顾问。获得中国非遗传承大师荣誉称号。一带一路文化形象大使。东盟文化艺术交流大使。中日韩海外文化宣传大使。国家首席外交文艺家。2023年度环球十大杰出人物。影响世界十大金牌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界年度人物。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特邀编委。最近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华文化全球推广大使”荣誉称号。《笔耕不辍,墨香四溢——评赵连甲先生的书法艺术》在当今书坛,赵连甲先生以其卓越的书法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赵连甲先生自幼研习书法,对传统书法艺术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传承。他的笔法精湛,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无论是楷书的端庄严谨,行书的灵动飘逸,还是草书的豪放不羁,都能驾驭自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书法的精髓,如颜筋柳骨的刚劲、二王的潇洒飘逸,都被他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然而,赵连甲先生并非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他将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书法相结合,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气息。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布局巧妙,疏密得当,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美感。在内容上,他注重反映现实、表现生活,贴近人民,使书法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能够与大众产生共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赵连甲先生的书法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传递着一种情感。他通过书法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赞美。在他的笔下,书法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让人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此外,赵连甲先生还十分注重书法的文化内涵。他认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因此,他在创作中不仅注重技法的运用,更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诗词、典故等文化元素,使书法作品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赵连甲先生的成就不仅在于他个人的书法创作,还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推广和传承。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种书法交流活动,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书法。总之,赵连甲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技艺与情感的交融共生,是文化与艺术的相得益彰。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雨润 林栋景)2024-09-15
-
“致敬奋斗岁月”癸卯丰收节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在京举行2023年9月23日,癸卯秋分农民丰收节之际,“致敬奋斗岁月”癸卯丰收节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暨现代书画网展览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顺义河北村民俗园举行。此次书画名家邀请展以回忆峥嵘岁月,致敬革命先辈,展现新时代新乡村新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振兴之“笔”绘乡村振兴之“景”为主旨,以书言志,以画传情,展现祖国建设巨大成就,表达广大书画爱好者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本次书画名家邀请展由河北村民俗园、现代书画网、北京河北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铭瑞曦商旅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从征稿到书画册出版、书画展开幕,仅一个月时间,收到来自全国的150多位书画家的作品共计200多幅,入展作品195幅,其中中书协、中美协会员30余位。(南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长松)(中美协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培伦)当日上午开幕式上,南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长松首先致欢迎辞。中美协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培伦致辞。(中美协会员、人民画院院长、现代书画网艺术指导张仕森)(中作协会员、现代书画网总编辑、本次书画展组委会主任叶建华)(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活动策展人笑琰(靳新国))中美协会员、人民画院院长、现代书画网艺术指导张仕森,中作协会员、现代书画网总编辑、本次书画展组委会主任叶建华,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红色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殿胜,《作家报》总编张富英;顺义书协主席贾文龙、副主席米良成,顺义美协主席万宝江;参展书画家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萧宽,中书协会员、某军事学院直属单位原政治委员何胜勇,中书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印刻委员会副主任张子说,中书协会员山东参展代表方晋平,河南安阳北关美协主席程文鸣,中国榜书第一人徐双喜发言后,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本次活动策展人笑琰(靳新国)进行了工作总结。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副研究员张金卫主持。中书协会员、诗人杨廷欣和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院长崔根峰一同宣布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陈培伦、崔根峰、杨廷欣、张仕森、叶建华、笑琰、贾文龙、赵长松、金治国与河北村民俗文化园陶树林、贺严生、黄琳登台共同为现代书画网展览活动中心揭牌。(主持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中国文物学会副研究员张金卫)河北村村支书金治国,北京河北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树林,北京铭瑞曦商旅有限公司董事长贺严生、总经理黄琳,《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陈浩,《家庭周报社》副社长薛军,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秘书长、中华文教网主编李月,人人文学网总编辑、中国书画网总编王博生,全国德育教育科研专家、北京市教委原德育处处长王保国,全国知名教育科研专家、高级教师、作家、《学习方法报》文学写作版主编刘解军,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中国现代文化网总编、315消费文化网总编林膑,生态环保健康网总编李东泽,人民艺术家网副主编马金星等共13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见证了此次盛会。仪式结束后,下午进行了书画笔会,书画家现场创作书画作品,为大家献上一场艺术盛宴。活动指导单位:人民画院。协办单位: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红色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院、《中华国粹》杂志社、《作家报》社艺术世界、中国文艺名家展览馆、北京顺义书法协会、北京桃花川书画院、北京徐双喜榜书艺术中心、大国艺术家网、世界艺术中心中国书画院、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安阳北关区美术家协会等。媒体支持:中国网、现代书画网、CCTV广告电视《商企汇》、顺义电视台、315记者摄影家网、中国书画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视频、中华人物榜、新农村融媒网、中华志愿者杂志、《中华国粹》杂志、《作家报》《中国食品》《家庭周报社》《学习方法报》《祖国》杂志等20余家。 (靳紫梦 王帅伟 吴洪任)附本次入展书画家:陈培伦、王谨、刘春志、崔根峰、徐子怀、张仕森、江鸟(沈鸿根)、杨廷欣、周春民、周殿胜、叶建华、笑琰(靳新国)、傅春林、王爱红、 王登武、萧宽、吴景晨、胡玉忠、张子说、孙进、刘友春、马年、何胜勇、吴进初、方晋平、刘米生、靳光辉、何海英、靳军、靳耀华、林清泉、穆振庚、靳荣云、靳秀梅、吴长海、卞树彬、靳启彪、刘国伟、苗力博、马心才、杨明、周军、翟天安、靳嘉安、米良成、宋玉鹏、王建军、雨石、赵君、王加喜、王继民、 叶长福、姚星宇、张永庆、笑难(王建国)、袁德玉、程文鸣、魏章仲、袁树元、 李建学、郝志远、爱新觉罗·焘壬、曹耘田、陈凤霞、陈之东、李赞集、蔡群宽、 杨耀广、刘玉海、成映泽、丁学洲、段海姣、郭宝田、江海滨、焦明耀、史大作、董恒汕、蔡利全、张国臣、侯江、支来柱、赵丽霞、周家鸿、顾鹏飞、高铭、顾献忠、郭平安、何益民、朱永贵、白阳、靳家宏、靳松、刘文超、李红、李清水、乔玉英、于文昕、李玉平、刘春、刘和平、刘秀梅、李俊峰、李雪鸿、练友良、刘全孝、刘悦、朱洵、王铁成、王其钢、王劲华、王家顺、魏奇、许建国、臧红卫、张瑞萍、张永明、张振河、赵宇、钟日吉、张俊瑜、张凤瑞、许世群、魏亚洲、王德印、石喜元、邱禄生、孟令金、孟庆文、周翌芳、马小良、白虎只、门广海、徐双喜、詹广泉、周龙、孙小智、张春河、辛太安、司玉星、马宝营、毛 杰、万晓筠、吴林烨、郭谦、郭美仙、徐秀菊、郭慧、刘强、吴伟童、吕健、张成生、朱广明、李新才、苏奕才、沈松等。(靳紫梦 王帅伟 吴洪任)2024-09-15
-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张振河:丝绸画欣赏(二)张振河,河北省成安县人,原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自幼酷爱书画,中学时代,受同乡画家王雪涛的影响爱上国画,后又受到军旅画家曹延路指导,书法跟张海共同研习十二年之久,深得师长艺术的精髓。他的作品墨痕粗犷,古拙中绽放新枝;浓淡相宜,黑白相生灵动。主要科普著作有《数学谜语》《想想算算一百题》《迷你的算题》《有趣的算题》等十余种,连环画册《巧歼鬼子兵》《十只小鸡》《小兰编新歌》《鸡妈妈和鸭宝宝》等。近几年先后在香港、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观众交口称赞,许多大作被收藏家当场收购。他被加拿大聘为画家,香港、深圳等地画廊签约画家,个人事迹在《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百度、凤凰网、中国现代文化网、315消费文化网等媒体刊登。张振河老师根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用丝绸作画。几年来,不断试验,创作出不少丝绸作品,给人们耳目一新,形成安阳又一文化特色,为创办新型文化产业开辟了一条新路。水墨和丝绸都承载着中国传统物质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两者相融合,再以水墨丝绸画的新样态进行输出,既是一种艺术材料的创新,同时也对画家的水墨技艺提出了挑战。张振河的创作在保留传统绘画质感的同时,用染料和果汁做为颜料,利用丝绸本身的肌理和质感,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显示了水墨丝绸画的独特魅力。他所创作的丝绸画作品恣意挥洒、浓墨重彩又优柔委婉,通过渲染、渗透、交融,形成一种刚柔相济、浓淡相宜的神韵。张振河说:“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我怀揣热爱与感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讴歌美好新时代。”2024-09-15
-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张振河:丝绸画欣赏(一)张振河,河北省成安县人,原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自幼酷爱书画,中学时代,受同乡画家王雪涛的影响爱上国画,后又受到军旅画家曹延路指导,书法跟张海共同研习十二年之久,深得师长艺术的精髓。他的作品墨痕粗犷,古拙中绽放新枝;浓淡相宜,黑白相生灵动。主要科普著作有《数学谜语》《想想算算一百题》《迷你的算题》《有趣的算题》等十余种,连环画册《巧歼鬼子兵》《十只小鸡》《小兰编新歌》《鸡妈妈和鸭宝宝》等。近几年先后在香港、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观众交口称赞,许多大作被收藏家当场收购。他被加拿大聘为画家,香港、深圳等地画廊签约画家,个人事迹在《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百度、凤凰网、中国现代文化网、315消费文化网等媒体刊登。张振河老师根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用丝绸作画。几年来,不断试验,创作出不少丝绸作品,给人们耳目一新,形成安阳又一文化特色,为创办新型文化产业开辟了一条新路。水墨和丝绸都承载着中国传统物质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两者相融合,再以水墨丝绸画的新样态进行输出,既是一种艺术材料的创新,同时也对画家的水墨技艺提出了挑战。张振河的创作在保留传统绘画质感的同时,用染料和果汁做为颜料,利用丝绸本身的肌理和质感,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显示了水墨丝绸画的独特魅力。他所创作的丝绸画作品恣意挥洒、浓墨重彩又优柔委婉,通过渲染、渗透、交融,形成一种刚柔相济、浓淡相宜的神韵。张振河说:“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我怀揣热爱与感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讴歌美好新时代。”2024-09-15
-
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甲骨文书法展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 3000 多年,3000 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总书记的话语,深刻阐明了甲骨文等古老文字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甲骨文书法展。此次展览,旨在传承和弘扬甲骨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艺术,展现老年书画爱好者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这些作品,或古朴雄浑,或秀丽典雅,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作者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以笔为媒,以墨传情,用甲骨文书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对时代的赞美。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甲骨文,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此次甲骨文书法展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添新的光彩。展览作品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国朝马春勇王景强乔金才任天顺刘三秀刘宝平刘保君刘海青刘继贤米刚许世群苏中州杜庆安杜红生李永成李辛卯李俊峰李现军李亮李彦春李晓磊吴景晨张荣光陈则威孟令金秦强胜郝新安聂文学郭平安郭永生郭庆康睿元韩涛路保成慕亚滨管遮嵩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