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作家周祥德:中国书法通史千字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关注:1320
【歌行体·五言韵文】
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及中华书法爱好者而作
中小学书法教学·课外读物
中华书法爱好者·最简读书
前 言
【一】该文仿古代《千字文》和《续千字文》,以唐代《歌行体》为文体模式,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书法培训和中华书法爱好者而作;全文收录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事件、一百二十位大书法家及一百八十件传世碑贴或墨迹珍品,并按朝代阐述其演变简史和流派风格;该《千字文》采用五言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正文一千字,无一字重复;正文后附一万字注释。
【二】我国南朝梁代周兴嗣撰写的《千字文》,基于古代历史背景,主要选择“古代用字”,现代青少年理解难、书写难、记忆难;该《中国书法通史千字文》,结合当代社会特点,重点选择“现代常用字”,通俗易懂,便于书写、有利记忆、更适合现代青少年和书法爱好者学习使用。
【三】本《文》共收录 120 位书法大家,重名·重姓·重字者高达二分之一以上,为确保全文无重复字,基本参照古人在《千字文》、《书谱》、《自叙帖》和《草诀百韵歌》中的方式:
一是“全称不变”,如:王羲之;
二是“只用姓”或“只用名”,如:颜,代表颜真卿;孟頫,指赵孟頫;
三是“采用姓名中的其中一个字”,如:献,指王献之;铎:指王铎;
四是“采用姓名中的一个字加尊称”,如:刘君,指刘德升;
五是“只用书家惯用笔名”,如:逸少,指王羲之。
六是“采用名字中的一个字加笔名”,中间用间隔号“·”分开,如俊·硕,指吴昌硕,原名吴俊,字昌硕,这里合称俊硕。
【四】本《文》共收录 180 件碑·帖或墨迹珍品,也基本采用古人的简称方式:
一是“首选碑帖名称的第一个字或前几个字”:如《快雪时》代表《快雪时晴帖》;
二是“选第二个字或几个字”:如《教序》代表《圣教序》;
三是“选碑帖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或几个字”:如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只用《跋》字。
四是删掉了后人在碑帖名称之后增加的“碑”、“帖”字;
五是凡碑帖墨迹名称全用“书名号”《》括起来:若五字一句中出现了多个碑帖名称,“就用一个书名号包含 2 个以上碑帖简称”,且中间用间隔号“·”分开,例如:《苕·蜀·珊》代表《苕溪卷》、《蜀素帖》、《珊瑚帖》。
【五】每 10句话(50 个字)之后,附有通俗易懂的“注释”词条,对疑难字加注了拼音,每 50个字为一个单元,共 20 个单元。
【参考文献】
(一)南朝梁代·周兴嗣《千字文》:
(二)宋·侍其玮《续千字文》;
(三)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
(四)唐·李白的“歌行体”作品《将进酒》;
(五)唐·杜甫的“歌行体”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该《文》中定有谬误之处,敬请书家前辈、书法爱好者、书法教育工作者及媒体编辑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随时修改、补充、完善。
编者 周祥德
2024年10月
华 夏 五 千 年 ,
书 法 一 脉 连 ,
名 家 耀 星 辰 ,
珍 品① 传 经 典 。
炎 黄② 仓 颉 字 ,
鸟 兽 符 号 变 ;
殷 商③ 甲 骨 文④ ,
“卜 辞 档 案 ” 苑 ;
两 周⑤ 钟 鼎 · 金⑥ ,
春 战⑦ 石 鼓 · 言⑧ 。
注释:
①珍品:宝贵的作品;经典:具有历史价值的典范性和权威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瑰宝;传经典:传承历史文化。
②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创造了华夏民族;
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汉字的人;仓颉奉皇帝之命造字,他看到一只凤凰飞来,便照形画下来,再观察鸟兽万物的痕迹画出不同的符号,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象形字,从此告别了“结绳记事”年代,开启了汉字新篇章;变:此处作名词,指字的改变
③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④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已发掘 15 万片甲骨,4500 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又名“甲骨卜辞”;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苑:学术荟萃的地方。
⑤两周:指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史书合称两周。
⑥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⑦春战: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⑧石鼓·言:指石鼓文,是刻在 鼓形石碣上的文字,是记录皇帝游猎的《四言诗》;简称“石鼓·言”;石鼓文是石刻之祖,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秦① 定 大· 小 篆 ,
单 画 横·竖·弯 ;
李 斯② 构 玉 箸 ,
奎 藻《琅·封·山》。
仲 分③ 程 邈④ 隶 ,
撇 捺 钩 折 点 ;
汉 期⑤ 达 极 致 ,
蚕 头 雁 尾 显 ;
邕 郞⑥《熹》规 矩 ,
纵 势 更 宽 扁 ;
注释:
①秦:指我国秦代,首位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把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定为“大篆”;把大篆简化整改后叫“小篆”,也称秦篆;定:取自秦始皇的“定书”。
篆:指“篆书”,单一的笔画线条,只有“横、竖、弯”,沒有撇、捺、钩、折、点。
②李斯:是小篆创始人,是“中国文字工程总设计师”,更是中华书坛第一位留下名字的伟大书法家;构:取自古代“构字法”暨:“笔画构成法”。
玉箸:古人把“小篆”叫“玉箸(zhu)篆”,由李斯撰写的小篆杰作:《琅琊台刻石》、《封泰山碑》、《峄山》刻石,简称《琅·封·山》;奎藻:古人指帝王的诗文书画。
③仲:指东汉书法家王次仲,史称“八分体鼻祖”;王次仲把李斯篆书等书体整合成“八分体”;
分:是“分书”的简称,也叫“八分体”。其特征:突出撇捺、左右分布、具备隶书特点。
④程邈:是秦汉人,他在服劳役期间,把大小篆整改为 3000 字的隶书报秦始皇,秦始皇称善,将其减刑提拔为狱吏,并下旨“定书”,因程邈是个徒隶,故将他的字称为隶书(或佐书)。
隶书:隶书改变了篆书笔画,出现了“撇捺钩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⑤汉期:指我国汉代,又分东汉和西汉两个时期,史书统称“汉朝”或“汉期”。
汉隶:东汉隶书出现了“蚕头雁尾”,使隶书达到更精级,发展到最高峰,故称“汉隶”。
⑥邕∙郞: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又名蔡中郞,有史料简称“邕∙郞”,其传世作品《熹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石经”,名家评论“中规入矩”,使隶书由纵势变为横势,出现了“横向宽扁”,进一步规范了隶书;更: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改变”。
《曹·礼·颂·乙瑛》①,
佐 貌 已 臻 善 。
刘 君 ② 萌 行 押 ,
签 暑 易 而 简 。
杜·崔 ③ 奠 基 章 ,
史·象 ④ 《急 就》全 ;
张 芝 ⑤ 改 今 草 ,
写 速 不 再 慢 。
许 慎⑥ 著《说 解》 ,
《六·部》查 词 源 。
注释:
①汉隶代表作:《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乙瑛碑》这里简称《曹·礼·颂·乙瑛》,颂指《石门颂》和《张迁表颂》。佐:指佐书,是隶书的早期名称;佐貌:指隶书的整体面貌;臻善:达到齐备、完美、极致。
②刘君:指东汉末年刘德升.字君嗣,时称刘君;他为了使签约简便快捷,阐去隶书的蚕头雁尾,改为“行押书”,后人简称“行书”,流传至今,成为最流行书体; 行押:指签字画押;签署:指签署合约;古人称行押书是隶书的“易写体”和“简化体”,该文简称“易而简”。
③杜·崔:是东汉前后的两位大书法家杜度和崔瑗,史称“章草奠基人”。
章:指章草;杜度名作《草稿》及崔瑗的《草书势》是章草的奠基篇。
④史·象:指西汉人史游和三国(吴)时期的大书法家皇象;
《急就》:全称《急就章》,由史游编、皇象书,全书 2144 字,是章草的最佳范本,章草原名“急就书”,后来改为“章”草,都是取自《急就章》。
⑤张芝:东汉大书法家,今草创始人,世称“草圣”,又名“今草的祖先”,张芝把章草整改后变成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大草”,是当代最流行的草书。写速:这里指“书写速度”。
⑥许慎:是东汉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的创始人;
《说解》:全称是《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全书收录 9353 字,例举字根 540 个,创立 540 个《部首》,开创部首检字的先河;《六书》,是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部》指《六书》和《部首》;查词源:查文字的来历和起源。
魏 晋 南 北 朝 ① ,
翰 林 掀 波 澜 ;
繇 侯②“真”鼻 祖 ,
遗 存《表·白·田》。
碑 碣 幢 ③ 浑 穆 ,
《鲁·瘗·爨》绮 艳 ;
墓 志 铭④ 遒 劲 ,
《司·罗·女》耐 看 ;
造 像 记 ⑤ 威 武 ,
《释·弥·始》⑥傲 岸;
注释:
①魏晋南北朝:是汉朝之后的“中国书法觉醒期”,在此期,各类书体更加规范,楷书逐渐形成,
并出现魏碑的四种书体:碑碣、墓志、摩崖刻、造像记;翰林:指书坛。
②繇侯:指东晋钟繇,因封爵“乡侯”,故史称繇侯,钟繇整合隶书和八分体,发明了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故称“真书鼻祖”;钟繇遗留下来的小楷代表作品:“表”指《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白”指《白骑帖》,“田”指《墓田》帖。
③碑碣:是魏碑的四种书体之一;魏碑也叫魏楷,包括四种书体:碑碣·墓志·摩崖刻·造像记。
碑、碣、幢:顶部方者为“碑”、顶部圆者为“碣”,整体圆柱形者为“幢”。
碑碣的代表作《鲁郡碑》又名《张猛龙碑》、《瘗鹤铭》和《爨龙颜》、《爨宝子》,这里简称《鲁·瘗·爨》;浑穆:是清朝康有为的《魏碑十美》之一;绮艳:指文风“华美艳丽”。
④墓志铭:主要有:《司》指《司马显姿·司马昞·司马悦》墓志;《罗》指《罗宗》墓志;《女》指《张黑女》墓志铭,又称《张玄墓志》;耐看:指作品美好,反复观看和欣赏。
⑤造像记:又名“佛像记”,是奉佛造像并记录;威武:指佛像记有气势;
⑥释·弥·始:是造像记代表作:《释迦像》、《弥勒菩萨》和《始平公造像记》,这里简称《释·弥·始》;傲岸:傲骨不俗。
摩 崖 刻 ① 瑰 丽 ,
《郑·郙·庙》 刚 健。
翘 楚② 邯·韦·铄 ,
轶 群 羊·薄·虔 。
至 圣 王 羲 之 ③ ,
顶 峰 谁 能 及 。
雄 强 《换 鹅·赞》④,
潇 洒 《兰 亭·毅》;
龙 腾《十 七·初》⑤ ,
缜 密《丧 乱·姨》⑥。
注释:
①摩崖刻:是魏碑中最浑朴的书体;瑰丽:珍奇美丽。
《郑·郙·庙》:是摩崖刻代表作《郑文公碑》、《郙阁颂》和《曹植庙》碑;刚健:指摩崖刻
的风格和姿态风骨刚健。
②翘楚:指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邯:指邯郸淳;韦:指韦诞;铄:指卫铄、卫夫人。
轶群:指超群、出众的人物;羊:指羊欣;薄:指薄绍之;虔:指王增虔。
③王羲之:世称“中国书圣”,此文用“至圣”,意指“最神圣的”,以别于后来的“亚圣”、“二圣”、“小圣” 等。由王羲之创立的东晋“书法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及。
④《换鹅》:指王羲之楷书《黄庭经》,原名《换鹅帖》;《赞》指王羲之楷书《东方朔画赞》,也叫《画赞》。潇洒:指书法“超逸绝伦”;《兰亭》:指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晋尚韵”代表作;《毅》:指王羲之的《乐毅》论,古人把“乐毅论”和“兰亭序”齐名。
⑤龙腾:释义:如龙飞腾;喻意:笔势遒劲。
《十七》:指王羲之名作《十七帖》;《初》:指《初月帖》。
⑥缜密:指书法细致精密;《丧乱》指《丧乱帖》;《姨》指《姨母帖》。
珣 ①《伯》献《中秋》 ,
骊 珠《 快 雪 时 》;
乾 隆 御 三 希② ,
收 进 内 廷·室 。
萧 衍③ 令 编《次》 ,
兴 嗣 ④ 夜 纂 毕 ;
隋 智 ⑤ 手 抄 册 ,
数 件 惠 浙 寺 。
果 ⑥ 《心》乃 深 奥 ,
秀 ⑦ 《美》成 绝 诣 。
注释:
①三王:王羲之及其儿子王献之,其侄子王珣,合称书法“三王”,史称“羲·献·珣”;
《伯》指王珣的《伯远贴》;《中秋》指王献之的《中秋贴》;《快雪时》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该贴共二十八个字,被古人誉为“二十八骊珠”;骊珠,宝贝也。
②三希:后代的清朝皇帝乾隆收得三王的三件书札并御为三希,放入三希堂;三希的原意是:土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古代:“希”等于“稀”,希引申为稀少;御:皇帝亲笔写的字。
内廷:皇帝养心殿叫“内廷”,内廷内设“书房”,书房又叫“温室”,这里简称“内廷室”。
③萧衍:指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指令周兴嗣把王羲之的书法一千字写成韵文。
《次》:指《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后人编入童蒙教材后演变成《千字文》。
④兴嗣:指南朝梁代周兴嗣,他奉命将当朝官府内流行的王羲之字帖中的 1000 个字编写成韵文,他一夜成文,头发全白,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古代《千字文》。
⑤隋智:指隋朝僧人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书写千字文几百件,书名《真草千字文》,挑选数件送给浙东诸寺,这几件手抄册传承千年至今,成为国宝;浙:指浙东诸寺。
⑥果:指智果;《心》指智果作品《心成颂》,是隋朝书法理论作品,历代书法大家评论“很深奥(艰深难懂)”,隋唐人把“心成”叫“书法”。
⑦秀:是隋朝蜀王杨秀的简称;《美》:指隋朝第一小楷《美人董氏墓志》,又名《董美人墓志铭》,开启隋唐小楷先河,被古今名家评为“绝诣(极高的造诣)”;由蜀王杨秀撰文,书者不详。
盛 唐① 楷 璀 璨 ,
太 宗 举 关 键 ;
导 师② 虞 秘 监 ,
拙 朴《孔·昭·演》;
圭 臬 ③ 欧 阳 询 ,
险 峻《九·故·诞》;
终 高 ④ 褚 遂 良 ,
超 旷《慈·儿·龛》;
京 公⑤ 《转·灵飞 》,
薛 稷⑥ 《信·涅 槃》。
注释:
①盛唐:指我国古代最强盛的唐朝;唐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最高峰;璀璨:光彩、绚丽。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是嗜书皇帝;唐楷大发展,李世民最关键,举:是“起”的意思。
②导师:皇帝李世民称虞世南“人伦准的”,并在书法方面以师相称,后人把虞世南称为“皇帝的老师”或“唐楷的导师”;皇帝给虞世南封官“秘监”,世称“虞秘监”,其作品《孔子庙堂碑》、《昭仁寺碑》、《演连珠》,这里简称《孔·昭·演》;拙朴:形容书法拙朴美。
《演连珠》:被誉为唐楷的开山之作。
③圭臬(guinie):是典范、楷模的意思,欧阳询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险峻:等于险绝。
欧阳询:是“唐尚法”的先行者,其名作《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楷书”,这里简称《九》;《化度寺碑》又称《故僧邕禅师塔铭》,简称《故》;《皇甫诞》碑,简称《诞》。
④终高:唐宋人评禇遂良是“唐楷的终级高手”,有史料简称“终高”;终极高手:指在书法方面达到极致水平的人,其传世作品《雁塔圣教序》又名《慈恩寺圣教序》、《儿宽赞》又名《倪宽赞》和《伊阙佛龛》等,这里简称《慈·儿·龛》;超旷:高远旷达。
⑤京公:指钟绍京,皇帝封钟绍京为“越国公”,古称“京公”,他的作品《转轮王经》和《灵飞经》,后称“天下第一小楷”,这里简称《转·灵飞》。
⑥薛稷:初唐四大家之一,其传世作品《信行禅师碑》和《涅槃经》,这里简称《信·涅槃》。
颜 体① 巍 然 立 ,
磅 礴《塔·勤·干》;
悲 恸《祭 侄 稿》② ,
酷 肖 热 血 溅 。
柳 魂③ 铸 梁 柱 ,
壮 阔《军·冯·玄》;
颠 旭④ 睹 舞“狂”⑤ ,
《古 诗》奔 放 巅 ;
醉 素⑥ 酒 酣 疾 ,
《自 叙》荡 漾 隽 。
注释:
①颜体:也称颜楷,指颜真卿的楷书;颜体楷书像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其传世作品:《塔·勤·干》指《多宝塔》碑、《勤礼碑》、《干䘵字书》;磅礴: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书写“干”字,不用繁体。
②《祭侄稿》:史称“天下第二行书”;悲恸:悲痛欲绝;“酷肖”:非常像,像用热血书写。
③柳魂:唐人把“柳公权书体”称为“书魂”,这里简称“柳魂”;史料中的“颜筋柳骨”之说和“四梁八柱”之说结合到一起:“柳骨”构成楷书框架,就像“梁柱”构成建筑框架,所以,把“柳体之魂喻为“铸梁柱”;其传世作品《神策军》、《冯宿碑》、《玄秘塔碑》,这里简称《军·冯·玄》;壮阔:雄壮而广阔。
④ 张旭:史称“颠旭”,也称“颠张”,以性格颠狂著名,是“狂草创始人”。
⑤ 狂草:这里简称“狂”;相传,张旭在观看美女跳舞时联想到了“狂草”;睹:表示亲眼看见并观察,取自“睹物思人”;其名作《古诗》指:《古诗四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狂草”;奔放巅:毫无拘束达最高峰。
⑥怀素:史称“醉素”,以“醉酒作书”著名于世;“酒酣疾”,取自孟郊的“唐诗”;疾(书):很快地书写;怀素晚年力作《自叙帖》,史称“天下第二狂草”;酒酣疾书,笔意流畅,充分抒发感情。
荡漾:起伏动荡的笔法;隽(juan):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文辞,表示“字迹俊美”。
《怀 仁① 集 教 序》,
逸 少 精 髓 版 ;
泰 和②《麓 ·思 训》,
通 哥③《益 ·泉 男》;
陆《赋》④ 论 原 理 ,
孙《谱》⑤ 技 妙 腕 ;
《永》 诀⑥ 即 守 则 ,
《结》 籍⑦ 是 样 板 。
凝 式⑧ 《韭 花》奇 ,
从 嘉⑨《错 刀 》颤 。
注释:
①怀仁:唐代僧人,他集王羲之书写的《圣教序》,全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这里简称《怀仁集教序》;逸少:是王羲之的笔名;逸少精髓:指王羲之书法的精髓。
②泰和:指唐代大书法家李邕,笔名“泰和”;其名作《麓.思训》指:《麓山寺》及《李思训》碑。
③通哥:指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古称“通哥”,其名作《益·泉男》指:《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和《泉男生墓志》。
④陆《赋》:指陆柬之书写的《书陆机文赋》;陆:指晋代大书法家陆机和其后裔陆柬之(唐);陆柬之的书法非常优美;陆机撰写的《文赋》,是论书法之“笔法原理”的巨著。
⑤孙《谱》:指孙过庭的名作《书谱》,既是墨迹作品,也是书法理论著作,无论笔法,还是理论,都是书法史的一座丰碑,被誉为“唐代第一妙腕”;妙腕:作品优美。
⑥《永》诀:指《永字八法》,又名《永字八诀》;该法是以“永”字为例的“八种基本笔画”的结构规律。即:是连词,“就是”的意思,强调等同关系;守则:指共同遵守的规则。
⑦《结》籍:指欧阳询的楷书《结体三十六法》;籍:是书籍和秘籍的意思;样板:学习、仿效的模板。
⑧凝式:指杨凝式,是唐后五代十国的开派大师,他的《韭花贴》被称谓“天下第五行书”,很神奇。
⑨从嘉:唐后五代十国最后的皇帝李煜,字“从嘉”,他用颤动笔法独创“金错刀体”,“颤”是特征。
宋 代① 尚 意 潮 ,
苏 轼② 敢 当 先 ;
《寒 食》 ③ 痛 断 肠 ,
《江 上》照 肝 胆 。
庭 坚 ④ 擅 “格 物”,
姿 肆《诸·松·廉》 。
米 芾⑤ 尤 爱 刷 ,
浩 瀚《苕·蜀·珊》。
蔡 襄⑥《茶·昼·扈》,
昆 弟⑦《节·宫·观》。
注释:
①宋代:指我国宋朝,宋朝期间,中国书坛掀起“尚意潮”,以“意”引领书坛;代表书家:苏·黄·米·蔡。
②苏轼:被后人称为“尚意领袖”,是宋代书坛的旗帜,也称“唐后的又一高峰”。
③《寒食》:指苏轼《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职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写照。
《江上》:指苏轼《江上帖》,是苏轼被招回京途中,漂在江上写的“绝笔之作”,不久便离世。
照肝胆:取自唐诗“拳拳之心照肝胆”。
④黄庭坚:宋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格物”;格物:是指“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节”,探究事物原理,纠正人的行为,到达极致。其传世作品《诸·松·廉》指:《诸上座》、《松风阁》、《廉颇蔺相如传》,其中《诸上座》被称为“天下第三狂草”;恣肆:书写时恣意发挥,不受拘束。
⑤米芾:喜欢“刷字”,传世作品《苕溪卷》、《蜀素帖》和《珊瑚帖》,简称《苕·蜀·珊》;
浩瀚:指数量多,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⑥蔡襄:是“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之一,其名作:《茶录》、《昼锦堂》、《扈从》帖。三帖简称《茶、昼、扈》。
⑦昆弟:古代对同辈男子的统称,这里指蔡襄的同辈兄弟蔡京,其名作《节夫》、《宫使》、《大观》,三帖简称《节·宫·观》。
赵 佶①《瘦·秾 芳》,
绍 彭②《晴·左 绵》;
修 叔③《尺 牍·跋》,
忠 烈 ④《木 鸡·安》;
建⑤《土》温 夫《汪》 ,
岳⑥《悼》如 晦《仙》。
炅 府⑦ 藏 杰 迹 ,
知 微⑧ 汇 拓 片 ;
总 合《淳 化·官》⑨ ,
影 响 弘 广 远 。
注释:
①赵佶: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他留下“不爱江山爱丹青(书画)”的传说;他“画”法作书,自称“瘦金体”;《瘦·秾芳》指:《瘦金体千字文》和《秾芳诗》。
②薛绍彭:简称“绍彭”,是宋代大书法家,其传世墨迹《晴·左绵》指《晴和帖》和《左绵帖》。
③欧阳修:笔名“永叔”,古称“修叔”,其作品《尺牍》指《致端明待尺牍》和《致元珍尺牍》,《跋》指《集古录跋》;尺牍:书信的代称。
④忠烈:指文天祥,原名文忠烈,谥号忠烈,其传世墨迹有《木鸡集序》和《安庆府》,简称《木鸡·安》。
⑤建:指宋初大书法家李建中;《土》指李建中名作《土母贴》,后人誉为“天下第十行书”。
温夫:张即之,字“温夫”;《汪》指张即之名作《汪氏报本庵记》。
⑥岳:指岳飞,《悼》指岳飞名作《悼古战场》;如晦:白玉蟾,字如晦; 《仙》指白玉蟾名作《仙庐峰六咏卷》。
⑦炅府:宋朝皇帝宋太宗的名字叫“赵炅”,皇帝内府叫“炅府”;赵炅下令将其内府收藏的 103 位书法大家墨迹、共 420 件作品汇编成《淳化阁法帖》。
⑧知微:是王著的字号,王著是《淳化阁贴》总编;汇:是汇总的意思;拓(ta)片:把碑刻或物品上面的文字拓下来的纸片,也称摹本。
⑨《淳化·官》:指《淳化阁法贴》,后人称“贴祖”,该贴又名《官贴》,故简称《淳化·官》;总合:全部加起来,合在一起;弘广远:广大、广泛、辽远、深远。
蒙 元① 鸿 儒 多 ,
孟 頫② 堪 称 冠 ,
洋 溢③《洛·汲·帝》,
恢 宏《陋·赤·闲》。
于 枢④ 属 巨 擘 ,
珪 璧《韩·渔·晚》;
维 桢⑤《鬻·梦·城》,
倪 瓒⑥《客·与·轩》;
里 巎⑦《谪·述·梓》,
耶 律⑧《送·庚·湛》。
注释:
①蒙·元:指蒙古族人统治的中国元代。鸿儒:读书多,有学问的博学之士。
②孟頫:指赵孟頫,又名赵子昂,“元代三雄”之首;又传:唐前高峰王羲之,唐后高峰赵孟頫。
冠:指众多鸿儒中的领军人物。
③洋溢:书写者精神和性情充分流露于作品。赵体书代表作《洛·汲·帝》指《洛神赋》、《汲黯传》和《帝师胆巴碑》(后人简称胆巴碑)。
恢宏:气势宽宏、广大、正气;《陋·赤·闲》指《陋室铭》、《赤壁赋》、《闲居赋》。
④于枢:指鲜于枢,史称“巨擘(bo)”,是元代书坛“第二雄”;巨擘:大拇指,比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珪璧:古代人比喻佳作,指“优秀的作品”,其传世作品《韩、渔、晚》指:《韩愈送李愿》和《韩愈进学解》、《渔夫词》和《晚秋杂兴诗贴》。
⑤杨维桢:这里简称“维桢”,史称元代书坛“第三雄”,其传世墨迹《鬻、梦、城》指:《鬻字窝铭》、《梦游海堂》、《城南唱卷》。
⑥倪瓒:元代书法大家,传世墨迹《客居诗》、《与率度札》、《静寄轩》简称《客、与、轩》。
⑦里巎:指康里巎巎或康里子山,少数民族书法家。其名作《谪龙说》、《述笔法》和《梓人传》,简称《谪·述·梓》。
⑧耶律:是“耶律楚材”的简称,少数民族书法家,其传世名作《送·庚·湛》,指:《送刘满诗》、《庚辰西域清明》和《湛然居士集》。
朱 明① 董 其 昌② ,
旅 宦 命 途 舛 ,
讲 堂 授 皇 储 ,
风 雅《答·戏·烟》③。
吴 门 ④ 聚 贤 士 ,
英 才 各 亮 剑 ;
壁 翁 ⑤《离·莲·曲》,
祝 氏 ⑥《育·箜·前》;
祯 卿 ⑦《翦·买·迪》,
子 畏 ⑧《落·桃·漫》;
注释:
①明:指我国明朝,别名:朱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晚明时期,董其昌提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学说,并演化为“晋书如仙、唐书如圣、宋书如豪杰”。
②董其昌:是明朝书坛开派之人;命途舛: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命途多舛”;舛:指官途不顺;他出身穷困,靠“科举入仕”考中状元,35岁走上仕途,为官18年,归隐27年;旅宦:指外出求官或做官;讲堂:指“皇帝长子读书堂”;皇储:是皇太子的封号,是皇帝的储备继承人。
③《答·戏·烟》:指董其昌名作:《答徐孝穆书》、《戏鸿堂帖》及《烟江叠嶂图诗书画合璧卷》;风雅:作品风趣雅致。
④吴门:指明朝的吴门书派,其中书法四大家:文征明、祝允明、陈淳、王宠;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贤士:才能杰出的人;英才:有出众才智的人。
⑤壁翁:文征明的原名是“文壁”,翁是尊称,史称“壁翁”;名作:《离骚经》、《莲社十八贤》、《曲子词》是《草堂十志》的别称,简称《离·莲·曲》。
⑥祝允明:简称“祝氏”,取自其诗作《祝氏集略》三十卷,其书法名作《育·箜·前》指:《育斋记》、《箜篌引》和《前后赤壁赋》。
⑦祯卿:指徐祯卿,名作《翦·买·迪》指:《翦胜野闻》、《买驴疏》和《迪功集》。
⑧子畏:唐寅,字伯虎,后改“子畏”,名作《落·桃·漫》指《落花诗册》、《桃花庵》和《漫兴墨迹》。
复 甫 ①《阿·杂·荷》,
徐 渭 ②《咏·雨·煎》;
履 吉 ③《包·庄·寿》,
瑞 图 ④《承·后·禅》;
道 亨 ⑤《百 韵 歌》,
螭 若 ⑥《孝·舟·缓》;
万⑦《讹》侗⑧《来·县》,
璐⑨《冒》缙10 《游·殿》;
璋·棣11 倡 “台 阁” ,
沈·姜 12 最 轨 范 。
注释:
①陈淳:字复甫,号白阳;是吴门书派四大家之一;其传世墨迹《阿房宫赋》、《杂赋诗卷》及《荷花小鸟题跋》,简称《阿·杂·荷》。
②徐渭:号青藤,其作品《咏剑》、《雨中醉草》、《煎茶七类》,简称《咏·雨·煎》。
③履吉:指王宠,字履吉,是吴门四大家之一,其作品《包山诗》全称是《游包山集》、《庄子》全称是《南华真经》,还有《寿袁方斋序》,这里把三部作品简称《包·庄·寿》。
④张瑞图:简称瑞图,传世墨迹《承天寺》、《后赤壁赋》、《禅鸡冢记》,简称《承·后·禅》。
⑤道亨:指韩道亨;《百韵歌》指韩道亨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是学习草书的“识草必由之路”。
⑥黄道周:笔名螭若,其名作《孝经集》《舟次吴江》《缓公涵》简称《孝·舟·缓》。
⑦万:是米万钟的简称;《讹》指《篆隶考讹》,这是米万钟的书法专著;
⑧侗:是邢侗的简称;《来·县》是邢侗名作《来禽馆》和《临邑县》。
⑨璐:是倪元璐的简称;《冒》是倪元璐的名作《冒雨行乐陵道》。
10缙:是解缙的简称;《游·殿》是解缙名作《游七星岩诗》和《殿试佚事》。
11璋·棣:指明代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台阁》指《台阁体》,到青代时改名《馆阁体》。
12沈·姜: 沈,指“沈度、沈粲、沈藻”;姜,指“姜立纲”。
轨范:取自明代文言文,“轨范”,古同“规范”。
满·清① 崇 拜 铎 ② ,
扶 桑 痴 迷《园》 。
傅③ 题 《崛·丹·宁》,
何④ 撰 《驳·钞·柬》;
康 熙 ⑤《归·楼·福》,
雍 正 ⑥《袁·柏·泛》;
浓 相 ⑦ 丰 厚 重 ,
淡 探 ⑧ 疏 朗 娟 ;
耷⑨《轴》燮10《难·吃》,
农 11“ 漆”邓12“铁线”。
注释:
①满清:指我国清朝:满族人推翻明代汉人统治,而改为“清代”,古代历史称“满清”。
扶桑:古人把日本叫“扶桑”。
②王铎:这里简称铎,是明末清初首席书法家;日本书坛崇拜王铎,封为“神笔王铎”,还有“小王(指王铎) 胜老王(指王羲之)”的传说。
《园》:指王铎《拟山园》汇帖,是王铎书法的汇总篇,该帖传到日本,震撼东京。
③傅:指傅山,其名作《崛围山诗》、《丹枫阁记》和《宁毋句》,简称“崛·丹·宁”。
④何:是何绍基的简称,其名作《驳正》,全称是《说文段注驳正》,这里简称《驳》;《钞》指《东洲草堂诗文钞》;《柬》指《柬魏默深》;柬:是书柬或信礼的意思。
⑤康熙:清朝皇帝,传世墨迹有:《归云图》、《岳阳楼》、《天下第一福》,简称《归·楼·福》。
⑥雍正:清朝皇帝,传世珍品有:《袁州城南仰山》、《柏梁体诗卷》和《泛舟诗轴》,简称《袁·柏·泛》。
⑦浓相:清朝宰相刘墉,书法以浓笔“丰润厚重”而著名,故称“浓墨宰相”,简称“浓相”。
⑧淡探:王文治在科举考试时中“探花”,他喜欢淡墨书法,故称淡墨探花,简称“淡探”;
疏朗:指书法结体疏朗、文字清晰明了;娟: 清秀美丽。
⑨耷:指朱耷,号“八大山人”,其名作《轴》包括:《诗书轴》、《临兰亭序轴》。
10 燮:指郑板桥,原名郑燮,他自创“六分半书”,《难·吃》指《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
11 农:指金农“,扬州八怪”之一,其书法“扁笔隶楷势”,时称“漆书”。
12 邓:指邓石如,以“篆·隶”著名,后人赞其笔画似“铁线”,其铁线篆扬名于世。
近·现 ① 开 新 篇 ,
“双 针”巧 斗 妍 ;
俊 硕② “西 泠”帅 ,
息 霜 ③《随 佛·念》 ;
有为 ④“破”《登·考》,
以 霖 ⑤“散”《卌卷》;
诱 人 ⑥《标 准·望》,
尹 默 ⑦《管 窥·谈》;
卓 越 ⑧ 叶·沙·郭 ,
非 凡 谢·宾·钱 。
注释:
①近·现:指中国历史的近代和现代。
“双针”:指“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斗妍:比美的意思。
②俊硕:吴昌硕,原名吴俊,字“昌硕”,合称俊硕,笔名缶庐,其名作《缶庐近墨》和《缶庐印存》;吴昌硕是近代史上的“书法泰斗”;“西泠”指“西泠印社”,有“天下第一名社”称号,被誉为“近代史上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吴昌硕是第一任社长,这里简称“帅”。
③息霜:指李叔同,原名李息霜,其名作《随佛学》又名《常随佛学》和《念佛救国》,简称《随佛·念》;“随佛念”,也是李叔同晚年变为“弘一法师”的写照。
④有为:指康有为,字:广厦,是清末、近代初期的书法家,其书法自称“破体书”(泛指多体兼容的书法);其传世作品:《登》指《登泰山绝顶诗》;《考》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⑤以霖:是林散之的笔名,此处的“散”指“散体书”;“散体书”存世墨迹《四十卷诗词》。
⑥于右任:字“诱人”, 这里简称“诱人”;《标准》指《标准草书千字文》,《望》指:《望大陆》。民国时期有“北于(右任)南沈(尹默)”之说。
⑦沈尹默:简称“尹默”,他曾被誉为“江南泰斗”。其名作《管窥》的全称是《二王书法管窥》,《 谈》指《谈书法》。
⑧卓越:指近代书法家:叶圣陶·沙孟海·郭沫若;非凡:指谢无量、黄宾虹、钱穆。
领 袖 毛 泽 东①,
豪 气 贯 长 虹 ,
环 球② 铺 锋 下 ,
挥 毫 天 地 动 。
协 会 ③ 主 席 团 ,
舒 同·启·邵·鹏 ,
继 任 海·澍·云 ,
副 职 委 员 等 ;
历 届④ 办 国 展 ,
竞 争 促 繁 荣 。
注释:
①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笔轰动全球”的书法大家;
② 环球:指整个地球;锋:指笔锋;毫:指毛笔。
全意是:(毛主席)把地球当作一张宣纸,大笔一挥,天动、地也动。
③协会:指1981年成立的中国书法家协会;
各届书协主席名单:第一届:舒同;第二届:启功;第三届:邵宇;第四届: 沈鹏;第五、六届:张海;第七届:苏士澍;第八届:孙晓云。
此处将七位书协主席的名字各取其中一两字:舒同、启(启功)、邵(邵宇)、鹏(沈鹏)、海(张海)、澍(苏士澍)、云(孙晓云);副职:指副主席;委员:指主席团成员。
④历届:指各届书法家协会;国展:指中国书法家协会每年举办的各种展览。
四 宝① 要 备 齐 ,
选 材 择 利 器 。
皖·泾② 产 宣 纸③,
生·熟 吸 水 异 ;
棉 料·檀·锦 笺 ,
优 质 纯·净 皮 。
禹 甸④ 邢 夷 墨 ,
老 牌 徽·川 汁 ;
但 求 活·鲜·富⑤,
加 液⑥ 便 调 稀 。
注释:
①四宝:指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利器:有效的工具,取自《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皖:是安徽省简称;泾: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古时的泾县属于宣州府,故把宣州生产的纸叫“宣纸”;
③宣纸: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生宣吸水渗透好;加矾变成熟宣后,吸水渗透差;
宣纸有:棉料纸、檀皮纸、纯净皮等;有的加工制作成锦笺;锦笺:精致华美的笺纸;檀皮纸:是一种特殊的生宣;优质宣纸是:纯皮·净皮·特净皮。
④禹甸:先秦时期的中国,大禹治水后的夏、商、周时期,古人把中国称谓禹甸;
邢夷:是造墨的祖先,在西周时期,邢夷发明了墨,古称“邢夷墨”;老牌:年代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徽·川汁:指徽墨汁和川墨汁;徽墨汁,安徽产;川墨汁,四川产。
⑤追求好墨的原则是:“活·鲜·富”;活:墨色要有生命力,表现出书法的灵动和活力;鲜:墨色要鲜明,能吸引人的眼球;富:墨色要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能展现出书法的艺术魅力。
⑥用墨时需加液调稀;液:指清水、醋水或茶水等,加液以加强墨色。
湖·赣·湘·潘 笔 ①,
软·硬·兼·狼·紫 ;
挂 架 保 整 洁②,
使 用 笃“润·洗”。
端·歙·洮·澄 砚 ③ ,
工 匠 细 雕 制 ;
奉 呈 研 磨 友④ ,
也 欤 赏·赠·饰 。
还 需 八 方 印 ⑤,
必 配 二 盏 泥 ⑥。
注释:
①笔:毛笔品牌有:湖笔(浙江湖州产)、赣笔(江西省进贤县产)、湘笔(湖南长康产)、潘笔(河南太仓产)、齐笔(山东产)、侯笔(又称蒙笔)及宣笔等;
毛笔分类:按毛笔硬度分为:软毫·硬毫·兼毫;按毛笔原料分为:狼毫·紫毫和羊毫。
②毛笔保养法:挂在笔架上,莫暴晒,保持整洁;
用笔原则:“润笔”指:用笔前先沾清水;“洗笔”指:用完后用清水冲洗,洗完倒挂在笔架上。
③砚:又称砚台、研台或研磨台,品牌砚有:端砚(广东肇庆产);歙(she)砚(安徽歙县产);洮(tao)砚(甘肃洮州产);澄(cheng)砚(山西新绛县产);鲁砚(山东青州产)。
④砚台的古名叫“石友”,“研磨友”即石友,这里用拟人法喻指:书家研磨墨汁的乐趣,即“墨趣”;也欤:同样或并行的意思,意指:砚还可以观“赏”、“赠”送或当装“饰”品。
⑤“八方印”指:姓名章、斋号章、引首章、压角章、拦边章、年号章、肖像印、佛像印。
⑥ “二盏泥”指:朱砂印泥和朱磦印泥。
吾 辈① 学 练 帖② ,
固 本 常 谙 习 ;
读·描·摹·背·悟③ ,
入·出④ 形·神 似 ;
独 创⑤ 应 严 谨 ,
佳 作 可 盖 世 。
临 池⑥ 乐 无 尽 ,
怡 性⑦ 静 养 身 ,
博 览 增 慧 识 ,
奋 勉⑧ 德 艺 馨 。
注释:
①吾辈:指我们中“志趣相投,喜好书法”的群体。
②帖:帖是法,选帖就是取法,必须“取法乎上”,练习书法必须从経典学起;
固本:保持根本,守正不移,必须练好基本功;谙习:指深谙熟习。
③ 临帖要领:读·描·摹·背·悟,是指:
读帖 描帖(古人:“描”就是“临”) 摹临 背临 悟贴。
④入·出:指临书时的“入帖”和“出帖”;临书时要做到“形·神似”,“先形似,再神似”。
⑤独创:指独立创作;严谨:指:创作必须严谨掌握笔法、墨法和章法。
盖世:指作品无与伦比,超过世人,可世代传承。
⑥临池:这里专指“练习书法”;相传:汉代张芝在池边练习写字,用池水洗砚,池水都变黑了;后人把“临池”借指“练习书法”,流传至今;乐无尽:取自唐宋名句“强筋健体乐无尽”。
⑦怡性:取自明朝李贽四言诗《读书乐》,怡性指:练书法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安适。
慧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古人名言“挥毫泼墨可健身”,这里指“静养”。
⑧奋勉:振奋勉力的意思;勉力:是尽力、努力的意思;德艺馨:是德艺双馨的意思。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 周祥德
外科医生 高级职称
书协会员 擅长正书
酷爱文学 善写诗歌
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大学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分配到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做外科医生,担任过外科主任等职;到非洲工作三年,担任中国驻非医学专家组副组长、副书记;回国后,担任医院院长等职。
行医40年,为中国人做腹部手术6000多例,为外国人做手术600多例;曾获六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出版过三部医学著作;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医学论文。
自幼师承家父学文习书,一生酷爱文学书法; 十九岁时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 ,也有文章散见于《大众日报》、《山东电台》、《潍坊日报》等官方媒体;2013年退休后,向卢中南老师学唐楷;向任德山老师学中国书法史;并加入“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及“潍坊市硬笔书法协会”,于2014年开始编写《中国书法通史千字文》,从潜心攻读《中国书法通史》开始,早上读书、上午作文、下午写字,历经十年的艰辛,先后八次小改版,三次大改版,最终于2024年定版。
十年修练千字,自题一句箴言:
学文习书养正性·读诗诵词暖人生
-
·于春生|灵蛇献瑞 福满人间2025-02-06
-
·“海上风·艺上海”诗书画展暨艺术家上海采风活动开幕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2024-11-27
-
·实力派作家周祥德:中国书法通史千字文2025-08-09
-
·“三牛”精神的颂歌|刘运德(安徽)2025-08-09
-
· 实力派优秀作家杜春成|将军渡2025-07-28
-
·实力派优秀作家:杜春成|庄之渔2025-07-22
-
·光磊|观海2025-07-22
-
·火龙岗上的英雄足迹2025-06-26
-
·【全国第四届郦道元文学奖参赛作品选登】天津高淑琴《过年》2025-06-23
-
·周效文《诗海扬帆》、刘二龙《五师散记》赠书仪式在宁武举行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