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千山:第七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
更新时间:2025-08-13 关注:2298
周千山,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阳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学校、企业、报社和党政机关工作。在《芙蓉》《新湘评论》《长江文艺》《作品》《文学天地》《三角洲》以及《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华工商时报》《湖南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500余篇(首)。多次在全国文学大赛获奖,有作品被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漓江出版社选编出版。
那碗黄焖小杂鱼
文/ 周千山
灶膛里的柴火不急不躁地燃烧着。系着一条长围裙的母亲站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把用盐腌渍过的小杂鱼煎至两面金黄后装出。往锅里再加少许猪油,即把姜片和刚摘回切好的青椒块放入锅中翻炒,一会儿,又把煎好的鱼倒进锅里轻轻拌匀。沿锅边加少量井水后,母亲吩咐我加柴把火烧大。
在大火的作用下,锅里的水气越升越高,辣、鲜、香混合的气味也越来越浓,渐渐地充满了整过灶屋,也把我勾引得口水阵阵上涌,连肚子也一个劲地咕咕叫。神奇的是,这种香味竟然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我心里弥漫至今,而且还逐渐升华为我最难忘的乡愁。
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度过的。听大人讲,那时的生活己经比之前好多了。但在我的记忆中,红薯仍然是半年粮,吃油都不能持续,更不用说肉和鱼了。兄弟姊妹只有过生日时,母亲才会给煨一个鸡蛋。好在那时小鱼小虾、田螺泥鳅多,只要勤快又肯动脑筋,吃点小杂鱼还不是太难的事。
父亲按照我的要求,专门为我制作了一张手罾(有的地方也叫枕弓)。上面是一根弯曲成弓形的粗壮竹篾,最底端用结实的麻绳连接好,就像一把强有力的弓。买回的小鱼网,就密密实实的捆绑在弓上。很多人的手罾是用一根竹篾弯曲成的,底部也是坚硬的竹篾。放到溪里,小鱼就会从卵石架空的缝隙里钻走。我的罾底部是一条软绳,绳中间固定有一根垂直的木棍,可以下压也可以上提,能够严丝合缝的兜住小溪,所以我的鱼获往往比别人多。
那时候的学习不大紧张,下午两三点钟就放学了。也没有太多的家庭作业,夏天天又黑得晚。我随便吃点母亲留下的午饭,提上手罾,背个鱼篓,便去小溪里捞鱼。从水库入水口捞到家门前,三、四里长的小溪,半个小时就收工了。捞得最多的是白条、马口、鲫鱼,有时也有泥鳅、河虾。现在备受人们追捧的棒花鱼(我们当地俗称麻愣子)和麦穗鱼,也经常能捞到。这两种鱼个头不大,但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尤其是烘干后炒苦瓜、辣椒烧、豆豉蒸,都是极高端的下酒咽饭菜。如今,在餐馆和市场上价格不菲。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剁好猪草,静静的坐在住房与厨房相连的走廊上等我了。母亲对我捞鱼的技术最有信心,他总是对人说,我家老满去捞鱼了,洗好锅烧上火等着便是。母亲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在小鱼的腹部掐一个小洞,顺势一挤,鱼胆、鱼肠等内脏就全部被挤了出来。只几分钟,一大碗小鱼虾就清理得干干净净。放一把细盐,抓拌均匀,在上面再盖上一个大一点的碗,防止鲫鱼泥鳅跳到地上,就等着下锅了。
小鱼的做法,母亲会根据家里的情况决定。做的次数最多的,自然是黄焖。一大碗黄焖小杂鱼端到桌子上,有金黄的小鱼,鲜红的河虾,还有青翠欲滴的辣椒,不仅色泽诱人而且味道鲜美。母亲常说,鱼虽然好吃,就是费饭。每次焖鱼,煮饭时都要多放一小杯米。有时家里人多,又没有准备其他的菜,母亲便会从泡菜坛里夹一捆喷香金黄的酸豆角,做酸菜鱼,好吃又下饭。酸的吃多了,母亲又会用丝瓜、冬瓜煮。先把小鱼炖至汤浓汁白,再下入丝瓜片或冬瓜片汆开,加入盐和葱花即可出锅。既有鱼的鲜香,又有瓜的清甜。
上高中时,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一纸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命运,农村户口转为了城镇户口。1981年被分配到中学担任语文老师。作为农村出身的孩子,有了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一心想的便是要干出成绩来。那些年月里,我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还自觉挤时间学习考试。入了党,读了研,还评上了高级职称,工作岗位也先后变动了十多次。
因为工作的需要,出差的次数多了,接待的机会也多了,先后接触过各地不少的美食。单就鱼而言,吃过淡水鱼,也品尝过不少海鱼。做法上有红烧、黄焖,也有清蒸、糖醋,还有刺身、香煎。但每一次吃鱼,我都会想起母亲做的那碗黄焖小杂鱼。一直留在心底里的那种复合香味,又会阵阵涌上心头,时间愈久,思念愈浓。
前不久,我又回到老家,因母亲已去世,我特意去了深得母亲做鱼真传的大姐家。时值仲秋,正是小溪里有鱼虾的时候。我和外甥们用一个多小时,捞了一斤多小鱼,我要大姐严格按照母亲的做法做一碗黄焖小杂鱼。坐在灶台前,我一边烧火一边看大姐煎鱼,炒辣椒,放水焖,做法如出一辙,香味也似曾相识。
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条马口鱼品尝起来,还真是当年妈妈的味道。但继续吃下去,似乎又有不少的差别。鱼是同一条小溪里的,青椒也是刚从菜园里摘的,连水都是同一条山冲里的井水。尤其是大姐每一步的操作,都是那么认真。所以当姐姐、姐夫问我味道如何时,我实在不好意思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只是连声说:好,好吃!心里却在想,过去了的己经无法回去了,即使是妈妈还健在,也完全按照过去的方法再做一碗黄焖小杂鱼,恐怕也吃不出过去那种味道了。这应该是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心情和感觉的改变。
-
·于春生|灵蛇献瑞 福满人间2025-02-06
-
·“海上风·艺上海”诗书画展暨艺术家上海采风活动开幕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2024-11-27
-
·实力派优秀作家周千山|二伯和他的酸枣树2025-08-13
-
·实力派优秀作家周千山|又到刺苺成熟时2025-08-13
-
·周千山:第七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2025-08-13
-
·实力派作家周祥德:中国书法通史千字文2025-08-09
-
·“三牛”精神的颂歌|刘运德(安徽)2025-08-09
-
· 实力派优秀作家杜春成|将军渡2025-07-28
-
·实力派优秀作家:杜春成|庄之渔2025-07-22
-
·光磊|观海2025-07-22